百书楼 > 被休后,她种田养崽撩皇叔 > 第122章 杂交水稻制种

第122章 杂交水稻制种


  杨三娘拗不过她,最后又花钱从她的养殖场买了一头羊,把左邻右舍都请了来。

  看着干净齐整的院子,村民都很羡慕,凑在一起七嘴八舌议论。

  “青瓦房真好看,咱们也要努力挣钱盖房子。”

  “是啊,跟着郁家妹子,准没错。”

  便有村民问郁然:“下一年我们多种一点红薯,郁家妹子还收红薯吗?”

  郁然笑道:“收的,大家也可以种辣椒,我也收辣椒。”

  村民们眼睛一亮,对啊!还有辣椒啊!

  “对啊,还有辣椒呢。郁妹子的辣椒作坊做的辣椒酱可好吃了。”

  因为辣椒不像红薯一样可以充饥,村民们自然就选择种植红薯,但辣椒经过在品香楼一推广,如今在雎阳也是人人都喜爱的菜品和调味佳品。

  目前来说,辣椒产量还跟不上销量,种植辣椒也能有不菲的收入。

  “可我们不会种啊。”

  辣椒不像红薯那么好种,施肥控水什么的,比红薯难种多了。

  看到大家担忧,郁然便站出来,“没关系,大家想种的话我可以教大家。”

  横竖她手下的宋大明方大郎等几个长工已经掌握了种植技术,到时候请他们教村民就是。

  村民一听这敢情好啊,纷纷说道:“成!那今年秋天咱们就跟郁妹子种辣椒!”

  大家摩拳擦掌想大干一场,都希望能挣到钱,也像宋大明一样盖新房。

  高高兴兴闹过新居后,宋大明便领着工人们开始犁地、拔秧苗。

  郁然脚上的伤没好全,便没有下地,就在田埂上教工人们如何种植。

  因为她这次是要进行杂交水稻制种。

  按说一般杂交水稻制种,父本要先于母本开花,因此一般都是父本先种。

  当初育秧的时候,郁然就先种父本水稻,因此插秧的时候一起种下就好。

  不过为了后期方便进行人工干预授粉,要把父本水稻种一排,父本水稻两边种上母本水稻。

  还要起低田垄,田垄间留一条道,方便日后在田间帮助水稻授粉。

  “这.....为何要分开种?”

  工人们自然是听郁然的,不过大家都很好奇,他们也算种了半辈子的地,还没见过种水稻还要分开的。

  郁然想着直接说水稻父本和母本这么专业又超前的术语,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便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这么说吧,我们这次种的是‘公稻’和‘母稻’,通过公稻给母稻授粉,才能结出高产的水稻种子。这样一来的话,咱们是不是要区分出地里哪些是公稻,哪些是母稻?”

  工人们一知半解,宋大明和方大郎却是听得明白,便听方大郎问:“是不是只有公稻和母稻一起开花才能结出稻子?”

  郁然点头道:“对,是这个理没错。因此公稻要单独种一排,在公稻两旁种上母稻,方便日后给母稻授粉。”

  工人们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可一时也不知道从何处问起,便都说:“好,咱们按东家的吩咐种就是,东家说怎么种就怎么种。”

  “那便辛苦大家了。”

  郁然瞧着宋大明和方大郎听得明白,便重点教给他们,让他们传达给其他工人。

  也不用她下地去一对一的教。

  系统商场只给了两种种子种植后的收获时间,并未标明两种水稻要间隔多长时间种植。

  她先前也没有做过试验,况且水稻种下来后,稻株的生长受到温度、日照的影响,开花时间也不是固定的。

  只希望水稻种下后,老天爷能赏点脸,多给些好天气。

  田里,大家都在忙着各自手上的活,有拔秧苗的、运秧苗的、插秧的,还有犁地的。

  大家埋头苦干,没人注意田间突然多出来的人。

  近了才知道,是温珲明领着几个农夫打扮的大汉来。

  看到田里的水稻分垄种植,温珲明眼中诧异。

  一般百姓种植水稻是直接把秧苗都插满水田就算,从未见过这么种的,难道这便是她水稻高产的原因?

  温珲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暗道这一趟来对了。

  看到郁然坐在田埂上,他换了副脸色,笑着上前关切问道:“郁姑娘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上不适?”

  “温老爷怎么来了?”

  郁然看出温珲明这一趟的目的,瞥了一眼他带来的几个农夫。都在瞪大眼睛看工人们种地,以为这样就能瞧出什么门道来。

  温珲明面上和善,笑吟吟道:“正值农忙时节,庄子上有些事要处理,路过看到郁姑娘,便来问声好。”

  “多谢温老爷。”郁然客气笑了笑,温珲明出现的时机也太过凑巧了些,若说是特意赶来的,她也会信的。

  温珲明一副自来熟:“你我也算是熟人,姑娘何须客气。”

  郁然笑笑不答。

  温珲明知道郁然能种出高产的水稻,奈何先前错过观摩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等到,自然不肯再错过。

  还没寒暄几句,他便迫不及待问起水稻种植的事,“我瞧着姑娘这里种的水稻和大家不一样,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玄机?”

  郁然挑眉看了他一眼。

  这温珲明先前送了那么多礼,做了那么长的铺垫,现在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她也不怕告诉他,因为就算他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种不出杂交水稻。

  就是她,也要从系统商场里交易出水稻父本和母本,不然光寻找合适的父本和母本,还不知道要花上多长的时间。

  毕竟,杂交水稻这个概念,也是到现代社会才被提出来的。是伟大的科学家用了毕生的精力,才把这些存在于书本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温珲明不种地,也没有这样的钻研精神,她也不相信他,能比后世的科学家有坚定的信仰和毅力。

  便笑道:“不过是分出优质的公稻和母稻,利用公稻的花粉给母稻授粉,这样便能长出高产的水稻。”

  温珲明微一挑眉,有点惊讶,“就....这么简单?”

  郁然瞧他一脸精光的样子,勾唇笑道:“温老爷可以向老农打听一下,如何区分公稻和母稻。”

  温珲明面色一僵,她这是在讽刺他不会种地?


  (https://www.baishulou8.net/xs/802810/11037492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