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诸天万界:从天龙八部开局 > 第96章 一人成军

第96章 一人成军


儒家讲究“立言、立功、立德。”

  就算不做皇帝圣君,也一样有可以有和秦皇汉武一样名垂千古、万世流芳的办法。

  那就是德报苍生。

  只是这办法来的一点都不比灭宋艰难,华夏两三千年来,也是寥寥无几。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文圣人孔丘。

  只是这武圣人么,还有许多争议……

  童贯和韩无双的交手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便已分开,陈宇却是连看都没看童贯二人,继续风轻云淡的朝着赵佶问道:“佶哥儿可知,如今的大宋王朝已经危如倾巢之卵。”

  此言一出,梁师成和童贯心神紧绷,有些蠢蠢欲动,这是要害官家吗?

  他们两个一个被称为隐相,一个被称为韫相,看似权势滔天,实际上也不过是全仗赵煦的皇威罢了。

  听陈宇此言,似乎是想要将赵佶彻底留在这里。若如此,大宋倒是未必会有危险,有危险的便是他们二人。

  赵家别的不多,皇子王爷一大堆,赵佶哪怕是死在这里,也有的是做皇帝的人选。

  可是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

  没有了赵佶的宠信,那些曾经被他们二人打压的对手和党羽,必会群起而攻之,趁着新皇登基,急需要拉拢人手的时候,将他们两个彻底除去。

  只是还不等两人动手,便见陈宇的手掌轻轻抬起,一股气势从他身上迸射而出,这气势极强,夹杂着无尽冰寒让人如坠冰窟,又好似无尽烈火焚身炽烈异常。

  两人瞬间连招式也使用不出,额头和衣衫被汗水浸湿,又马上结成寒霜。

  心中惊惧,这便是武林第一人的威势么,这威势比起前朝的十三太保李存孝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对于朝堂之人来说,前朝武林中的高人,例如达摩、裴旻、李太白、陈抟,这些人他们或许知晓的不是很多,但单凭个人武力纵横睥睨的武将,每一个都如雷贯耳。

  李存孝是唐末之人,和霸王项羽一样,勇武千古无二,许多人甚至将两人并称为王不过霸,将不过李。

  其武功自然是出神入化,惊为天人。

  霸王项羽少年举鼎,兵败乌江自刎之前,仅率千骑便突破了兵仙韩信五十六万大军设下的十面埋伏之局。

  而李存孝,则是晋王第十三个义子,称十三太保,又号飞虎将军,年少时便可徒手搏虎,左手毕燕挝,右手禹王槊,单领十八骑便可轻取雄城长安的绝世猛将,武功在整个唐末,都是属于天下第一般的存在。

  两人面对陈宇,仿佛又想起书中说的那样,面对李存孝的恐怖感觉,一人成军。

  梁师成和童贯苦苦支撑的同时,赵佶也是冷汗直流,这并不是受到陈宇气势的影响。

  而是从心……

  你就是颠覆大宋这座巢穴的最大黑手,还在这里说教朕。

  赵佶心中暗骂,但理智和从心的本能还是让他挤出一丝笑容。

  他虽然有些昏庸,但也知道,今日自己死在这里,明天大宋就会换上一个新的主人,可是,一个极会享受君王,又怎么会愿意死去。

  “武侯说笑了,有您这样的能臣悍将在,大宋万世基业又怎会,怎会…怎会丢掉。”

  陈宇进门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句话,便控制了主动权。

  至于那位大学士许勋,也不过是溜须拍马之人,这种人最是惜命,见此情形,躲在角落里也不敢多言。

  “官家不信?”陈宇走到赵煦身旁坐下,倒了一杯香茗慢慢的品尝。

  十余年来,他的武功也终于在朱蛤和冰蚕的帮助下得以突破了传奇宗师的瓶颈,达到了天人。

  同时这也是宗师三境中最后一个境界。

  何为天人?

  天有天势,人有人势。

  天势无常。

  喜时天高云阔,怒时地裂山崩,哀时乌云密布,乐时风起云涌。

  和天地伟力相比,人类何其渺小,但天聚天势威力无穷,人自然也可以将自己的势聚在一起。

  那,何为人势?

  无外乎是人的气场罢了,这种气场在后世也有很多人研究的,只不过说法不同,高等知识分子、科学家还有西方的学者将这等气场称之为,人体磁场。

  这种气场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异常。

  人类本身自然是难以利用。

  但感悟天地自然、感悟武学至理、甚至模仿天地异种,将奇虫异兽身上的意和势参透,并用类似于嫁接的方法接引到自己身上,这些都是聚拢自身气场的途径。

  坐拥冰蚕、朱蛤两大奇虫的陈宇自然不会空守宝山而不知用。

  数年间不间断的领悟参详,配上三分归元气功法上晦涩难懂的文字,总算将三分气中的霜寒之气练到了化境。

  如此,根据风云中天霜拳的立意,也就轻易的将这门功法逆推了出来。

  有了这般经验,依照同样的方式临摹朱蛤,不足一年便将朱蛤身上那股炽烈的意和势参透。

  是以如今施展出来的天人之势,势如冰火。

  “你自己在这汴京城里潇洒自在的很,却不知河东、河北、京东三路已经有了不少股义军蠢蠢欲动了,就连富庶的江南也不容乐观。”陈宇放下手中的茶杯,也不等赵佶回话,自顾自的说道。

  “那武侯的意思是?”听陈宇如此言辞,赵佶稍稍松了口气。

  看这情况,不像是要来杀自己的?如此就好。

  “你看你,喜欢玩乐就喜欢玩乐吧,何必拿天下百姓的性命生计来玩儿,好好的非要让朱勔弄那么多花石纲运送到京城。”

  “江南的百姓徒增这么多徭役,田地也没人种,再等两年怕是要活不下去了,这可是官家逼迫你的子民造反呀。”陈宇轻叹,好似和老友聊天儿一般。

  “怎会可能,朕虽喜爱玩乐,也不太懂政事,但运送花石纲可是拨钱下去了,如此怎会劳民伤财。”赵佶轻呼。

  他虽糊涂,但也不傻,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要么是陈宇在骗自己,要么,自己拨下去的钱被人动了。

  陈宇笑了笑,指着童贯和梁师成道:“官家一定没听说过大宋六贼吧。”

  赵佶皱眉询问之意昭然若示,他不是没听说过,只是不相信罢了。

  陈宇将如渊似海般的气势撤回,但梁、童二人闻言,肝胆欲裂两腿发软,也不言说,直直的跪在了赵佶面前。

  此前两人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异己也早就被排除,就算有人对赵佶提起此事,他也不会在意,反而会更觉这些人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攻击诬陷自己的心腹。

  但如今听陈宇言说,不知为何,心中深信不疑。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相信自己亲近之人的的话,反而会更加相信自己的敌人。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72071/111110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