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就分家,恶婆婆靠种田逆袭 > 第98章 江晚心里默默吐槽陈氏,把盆里的肉全都舀给儿媳孙儿

第98章 江晚心里默默吐槽陈氏,把盆里的肉全都舀给儿媳孙儿


再加上她从不嫌他们吃肉多,姜珊每回吃都往饱了吃,今日她却没想到她不过舀了一勺卤肉汁就被陈氏给说了。

  拿勺子的手顿了顿,她脸色闪过一丝惶恐,耳朵也跟着红了起来,随即目光下意识朝江晚投去。

  「又没吃你家的!」

  「谁规定的,不干活就不能吃肉!」

  「神经病……」

  在陈氏开口的时候,在座众人的视线几乎同一时刻在陈氏跟姜珊两人之间扫视。

  江晚倒是淡定得多,嚼着嘴里的面,一边吐槽着,一边从姜珊手里拿过勺子,狠狠地舀了一勺的肉添进了她的碗里。

  「吃吃吃,都给我吃!」

  往姜珊碗里添了满满一勺肉后,江晚的手并没收回,而是从薛晴开始挨个儿往杨慧、沈长婉、沈长乐、沈凌鹤、沈妍、朱雯雯碗里各添一勺。

  本来还剩半盆的卤肉汁,转眼间连口汤都没剩,也就是没给家里的男丁留。

  陈氏瞧她这般做派,哪里看不出她是故意在跟她作对,一时间也不管分没分家的事,立刻就恼了,火气蹭蹭往上心口窜,正欲开口大骂……

  沈朗已经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的韭菜鸡蛋放在了她的碗里,“娘,这韭菜是新一茬的,可嫩了,你多吃些,好好补一补。”

  “好好。”

  突然听到沈朗开口,陈氏并没打算理他,但瞧着自己碗里的韭菜鸡蛋,她瞥了沈朗一眼,瞬间喜笑颜开。

  “你也吃。”

  还是儿子孝顺,瞧瞧她三个儿媳,当真是一个没一个。张翠香不把她放在眼里,乔氏也一样,李氏那个贱货就更别提了,哪怕她把自己藏的家底儿都掏出来给她儿子读书,她依旧没从她那里得到什么好脸色。

  就今天上午,她们一起去后山挖野菜,临近晌午的时候,李氏还让她回来做饭。

  呸!

  不要脸的货,她怎么有脸跟她开这个口的。想让她做一大家子的饭,门都没有!

  “等待会儿吃完饭,你们都跟着我一起去后山挖野菜去。马上都要夏收了,我看你们家一点菜都没有囤。现在不多囤一些,你们冬天吃什么。”

  陈氏看在沈朗的面子上,不再计较刚才的事情,紧接着扒了两口饭又开了口。

  “如今你们家是做起了生意,可生意再怎么挣钱,也要学会过日子。”

  ……

  “娘,我们家菜园子大,种的菜吃不完,到时候就焯水囤一些,足够冬天吃了。”

  乡下人基本上一年三季都在囤干菜,为的就是冬天的时候有菜吃。

  除此之外,也是为了节省粮食。

  可囤的干菜味道确实不好,不止江晚不喜欢,沈朗也不喜欢,所以听着陈氏絮叨,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解释一句。

  “……”

  沈朗开口不管说的是什么,反正是在反驳陈氏的话,陈氏听后,脸色一下子垮了。

  但沈朗终归是沈朗,她就算是生气,也只是瞪了他一眼,没说呵斥。

  末了,叹了口气,“你家现在挣到钱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是不管了。不过不管怎么着,你的学业可千万不能丢。”

  “我最近一直在看书。”

  “那就好。”

  见沈朗态度还算好,陈氏心里头的气这才消下去,继续闷头干饭。

  等她吃过饭,并没有在这里多留,提着她来时提的竹篮回了家。

  “真是讨厌,如今都分了家,她还管得那么宽。幸好咱娘跟以前不一样了,要不然这日子跟没分家有什么区别。”

  陈氏自以为自己是长辈,逮着什么说什么,引得姜珊很是不满。

  洗刷碗筷的时候,她忍不住跟薛晴吐槽起来,恨得牙磨得嘎吱嘎吱的。

  “谁说不是呢。”

  今天陈氏虽然只说了姜珊一个人,但当时她婆婆真的没动作,陈氏日后估计更在他们家耀武扬威。

  而接下来,被说的怕就是他们了。

  幸好……

  “你也别气了,我看着咱娘最近忍她也是忍得够够的。咱爹如今也不向着她说话,她要是再这样下去,你等着看吧,咱娘早晚会收拾她。”

  自打分了家后,薛晴对她婆婆现在的行事作风看得透透的,再加上能听到她的心声,所以她能猜到她不会忍陈氏太久。

  “嗯。”

  今天江晚吐槽陈氏,姜珊自然也听到了,听了那些话,她很高兴。

  但让她更高兴的是,江晚的做法,闷不吭声才最招人恼火。当时,陈氏的脸都气绿了。

  “你瞧着火,慢慢蒸着。”

  砌的土灶晾了一天,吃过午饭江晚就把淘洗好的高粱倒进了木桶里蒸。

  高粱要多蒸好几个小时,等蒸熟放入大曲,然后装进罐子里进行发酵。

  发酵一个月,最后进行蒸馏冷凝,凝出来的便就是酒水。酒水入坛,再放置一个月,酒就酿好了。

  但要想酒更好喝,那就需要置放一年以上,年数越多,味道也好,价格也就越贵。

  不过现在他们只是尝试,要是尝试好了,再进行规模性生产,然后每回生产留上几坛。

  “知道了。”

  烧火的事情简单,沈长盛主动包揽下来,而沈长辉则忙起了其他事情。

  江晚等人继续跟着杨慧识字,沈朗偶尔会过来指点几句。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众人都认了上百个字,虽然不多,但比以前目不识丁强多了。

  照这速度学下去,等到过年的时候,他们学上四五百个字,大多数的檄文稿子就都能看得懂了。

  江晚想了,等他们把字学得差不多,再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算数,到时候做生意不至于算错了账目。

  高粱是吃过晌午饭蒸的,临近傍晚的时候就蒸好了。一蒸好,薛晴、姜珊等人都过来帮忙,把大曲拌入蒸好的高粱里,然后装进陶罐密封。

  家里的陶罐是分家的那些,昨天姜珊跟杨慧已经把它们清洗出来。

  “放在这里吧。”

  把高粱封存好,天已经黑了,沈长盛跟沈朗下了地窖,沈长辉在上面往下递。

  地窖是以前的地窖,荒废了几十年,沈长盛、沈长辉花了一上午时间把里面重新清理了一遍。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62146/1111103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