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 > 第143章 阿倍仲麻吕

第143章 阿倍仲麻吕


吉备走后,李屿慢慢地喝着茶,手指无聊的敲击着桌子。

  一旁,李辅国暗自猜测,忠王那个是不是要叫回吉备,那样的话自己又可以收点小费了。

  李屿心道,吉备怎么会如此听话,不符合倭国人的特点啊,他必然酝酿着什么事情。

  靖安司的信息汇报,倭国在大唐最大的头面人物阿倍仲麻吕这几天要回长安,这也是他回国后再次来到大唐了。

  不同于文人吉备,这个阿倍仲麻吕可不一般,他出身日本的贵族,重要的是,他是前太子的老师,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和赏识,而且在唐朝有官职,任左散骑常侍,也就是经常陪着玄宗身边的人。可以说,比李林甫都得赏识,只是限于他是外国人的缘故,能做的官职有限。

  如果不是他回国这段时间,吉备遇到这种事情也不会焦头烂额了。

  比起对付吉备真备来,这个阿倍仲麻吕可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以他和玄宗的关系,和对大唐朝政的了解,估计李屿这个制裁方案会对日本网开一面。

  对此,李屿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找到阿倍仲麻吕的软肋再说了。

  实在不行,万不得已,他也会玩刺客这一招。

  对于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来说,玩这一手,是最无奈之举,李屿觉得自己实力足以让阿倍仲麻吕回姥姥家,但并不打算先发制人。

  大街上,车水马龙,很容易见到穿着异域服饰的人在大街上溜达。

  吉备有些垂头丧气地走着。

  看着大街上这般的热闹,他以前是多么的喜欢,觉得自己可以待在一辈子不想走。

  眼下,却毫无打动他的想法,他甚至内心涌现出一个魔鬼,想把沿路的人杀个人仰马翻,那才让人高兴呢。

  同样的画面,同样的热闹,人来人往,心境不一样,让他产生出极端的想法。

  “吉大人,您为何如此难过?”此时,一个遣唐使中的小学徒井上看到了他,  这个小学徒在学习中国的茶艺,守着一个门面房,看到吉备走来,垂头丧气,没有理会他,不由过来问道。

  “我大日本被看不起了,被制裁了,你觉得,这事能开心吗?”吉备抓着他的衣袖,厉声问道。

  “您说的是来自靖安司的制裁吗?这事有转机了。”井上回答道。

  “有转机了,什么转机?”吉备不相信地问道。

  “阿倍仲麻吕,阿桑回来了。您不知道吗?”井田道。

  “什么?阿倍仲麻吕,他回来了,在哪里,我要找他当面汇报。”吉备听罢不敢相信,自己不知道的情报,这井田怎么会知道。

  事实上,井田分内的工作就有情报收集的,而他则重在收集文史,音乐方面的书籍。

  两人担负的职能不一样,他自然知道得不多。

  只是,遣唐使中,除了阿倍,就是他的官职和威望最大了,很多事情也交他来处理。

  但情报系统他并还没有知道怎么运作。

  “阿倍桑就在茶楼喝茶,看风景。”井田说:“我带你上去。”

  “好,实在太好了,带路的干活。”吉备转而高兴起来,觉得所有人有靠了。

  二楼,靠着窗户边上。

  阿倍仲麻吕正在观赏风景,不同的是,他观赏的是不是沿街的窗户。

  而是另一侧位置更好的地方。

  从那个窗户,可以看到长安城的大明宫,层层叠叠的宫殿,直通远方,远方云雾缭绕,山水蒙蒙,大明宫好像建在天上一般。

  “阿倍桑,你可回来了。”吉备出现在二楼的雅间。

  茶楼里只有阿倍一人。

  他是一个年纪三十左右的中年人,留着不长不短的胡子,眼睛炯炯有神,穿着灰色的麻布长服。,看起来就是那种特别会交际的人。

  此人正是阿倍仲麻吕,不过,在大唐他不叫那么复杂的名字,而是叫晁衡。他在长安交友甚广,不但深得玄宗的赏识,就连李白、王维也是他的好朋友,跟李屿秘书监的贺知章也是经常在一起喝酒。

  他这次回国前,王维赠给他的送行诗《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这首诗让他更加知名。本来回大唐的机会不多了,没想到,他竟然在天皇的安排下,再次回到了大唐。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53956/1111098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