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跟太子退婚了,我嫁摄政王怎么了? > 第一百二十章到时候可别求我帮忙

第一百二十章到时候可别求我帮忙


  夜老夫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府中不是还有存粮吗?就算一年不种粮食,也不至于让大家饿肚子。你就放心吧,祖母心里有数。”

夜少阗听闻此言,心中暗自啐骂沈清潼为无知蠢货。

他深知祖母的性情,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任谁也难以更改。

“也罢,既然祖母如此偏袒他们,孙儿也无话可说。”

夜少阗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的怒火却在熊熊燃烧,双拳紧握,仿佛要将一切不满都挤压在这坚硬的拳头之中。

“孙儿自会在自己的庄子里种植粮食,届时你们若是缺粮少食,可别来求孙儿帮忙。孙儿可不是那种随意施舍的人。”

他的声音冷漠而决绝,仿佛与这个家族划清了界限,到时候准备看好戏。

夜老夫人见状,心知再与他争执也无济于事,于是摆了摆手,淡淡道。

“随你吧,你愿意怎样就怎样。”

夜少阗见自己的坚持并未能打动老夫人,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恭敬地作揖告退。

“祖母,孙儿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告退了。”

夜老夫人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待夜少阗的身影消失在门外,一旁伺候的嬷嬷忍不住开口问道。

“老夫人,老奴实在不明白,您为何要听从王妃的建议,去种植那些土豆、红薯之类的作物呢?百姓们视粮为天,何况王府上下人口众多,每日的米粮消耗实乃不小。”

她满脸困惑地看着夜老夫人。

“今年若不种水稻,那府中众人的口粮又将从何而来?”

夜老夫人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王府的存粮还足够支撑几年,我们并不愁没有粮食吃。至于今年不种水稻的决定,我自有考量。那土豆和红薯,不仅可以做菜、做汤,还能果腹充饥,而且产量极高。”

嬷嬷听了,仍旧有些不解。

“可是,老夫人,土豆和红薯真的能替代米粮吗?百姓们一直以来都是靠水稻生活,突然改变种植习惯,会不会有风险呢?”

“我们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倘若遭遇大灾,这红薯和土豆便能拯救众多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在灾年,水稻产量有限,恐怕也只能勉强维持我们自身的温饱了。"

嬷嬷听完,顿时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老夫人大仁大义,原来是为了黎民百姓的生计而如此筹划。”

岐王府种植土豆与红薯,养鸡鸭鹅的消息,很快便在京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大多数人都觉得,沈清潼此举实在是有些离谱。

“你们听说了吗?那岐王府竟然下令,将城外所有的庄子都种上了土豆和红薯,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啊!”

有人轻轻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我瞧那岐王妃,十有八九是这儿出了点毛病,才能想出这种稀奇古怪的点子。”

“说起这岐王也是,这般纵容自己的妻子,真是让人看了都觉得好笑。”

“养养鸡鸭鹅倒还算正常,那地不种水稻,反倒种什么捞子土豆和红薯,真是匪夷所思!”

“算了,反正咱们也没损失什么钱财,管她呢。”

“对,咱们就坐观其变,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徐美红等人,因为手头拮据,不得不屈身于城郊的寺庙之中。

她们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如此落魄的一日,这简直是对她们曾经风光生活的极大讽刺。

而沈云腾,起初还顾忌着些许颜面,勉为其难地留在了寺庙之中。

夏日的烈日下,寺庙内的蚊虫如同肆虐的恶魔,无孔不入,让人不胜其烦。

沈云腾,平日里沉稳内敛的公子,此刻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低声下气地向自己的妹妹求助。

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对现状的焦虑。

“妹妹,你可否去一趟城中,寻找太子殿下?这寺庙中的蚊虫实在太过猖獗,我等实在是难以忍受。”

沈娇娇虽有些犹豫,但看到自己兄长如此苦恼,便点了点头,表示愿意一试。

于是,三人带着几名仆人,踏上了进城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听到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谈论着沈清潼种土豆、红薯的事情。

徐美红,沈云腾以及他们的仆人,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疑惑而又好笑的神情。

庄子里都是种水稻、小麦这些传统的农作物,她却偏偏要种什么土豆、红薯。

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沈娇娇满是不解地望向自己的娘亲,眼中满是困惑。

“娘亲,这个沈清潼是不是傻了?她居然要种土豆和红薯,这都是些什么古怪的东西啊?”

徐美红闻言,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露出一个夸张的笑容。

“云腾,你读书多,见识广,来给娘亲说说,这红薯和土豆,究竟是何物?”

沈云腾闻言,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

“娘亲,儿子也未曾听说过红薯和土豆这两种东西。”

徐美红轻哼一声,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哼,我明白了,这个沈清潼定是脑子出了问题,才会想出这种奇怪的点子。”

说罢,她转头朝身边的小丫鬟吩咐道。

“去,告诉大家,这个沈清潼想种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大家别被她给糊弄了。她八成得了脑疾。”

小丫鬟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因为有徐美红的煽风点火,沈清潼被众人讥讽有脑疾的消息,在繁华的京城中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

翠竹听闻这些风言风语,心中气愤难平,急忙找到沈清潼,眼中含泪地倾诉:

“王妃,奴婢真是气不过!他们怎么能如此无中生有,恶意中伤您呢?”

沈清潼看着翠竹为自己打抱不平的模样,心中涌上一股暖流。

她淡然一笑,轻声道。

“谣言止于智者,那些热衷于传播流言蜚语的人,不过是缺乏智慧和判断力罢了。我们不必为此太过介怀。”

虽然沈清潼如此宽慰,但翠竹心中的愤懑仍难以平复。

“王妃,您不知道外面传得有多难听。奴婢听了都忍不住想冲出去教训他们一顿。好让那些乱嚼舌根的人闭嘴!”

沈清潼闻言,双眸微微一亮,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仿佛春风拂过湖面,带起层层涟漪。

“无所谓的,翠竹。等我把红薯和土豆种出来,那些传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原书中记载的那场蝗虫和旱灾的惨状,让沈清潼心中充满了紧迫感。

她种植红薯和土豆,不仅仅是为了拯救那些即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更是为了自救。

然而,这些事情她并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因为她知道,即使自己说出口,也未必有人会相信。

翠竹看着沈清潼那淡定的模样,心中的怒火却并未平息。

她依然面带怒色,愤愤不平地嘟囔着。

“外头那些人的嘴脸真是让人作呕,奴婢恨不得亲自去撕了他们的嘴,让他们知道厉害。”

沈清潼还想要安慰翠竹几句。

此时,门房的小厮匆匆赶来,通报说宫里的如贵妃有请。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38297/5129431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