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度韶华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353.第353章 衣锦(二)

353.第353章 衣锦(二)


第353章  衣锦(二)

    汤老太爷看在眼里,也觉欣慰。

    汤有银若能飞黄腾达,汤家也就跟着起来了。他奋斗多年,汤家也就是个土财主。这三年攀上了王府,为郡主奔走出力,汤家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

    汤有银在汤氏族人的簇拥下进了正堂。

    外面天漆黑,正堂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汤氏族人一个个精神振奋,没有一个困倦的,围着汤有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有人问汤有银在王府当差累不累。

    汤有银耐心道:“在王府户房里做事,比以前在县衙累得多。冯长史掌管南阳郡税赋和内务,户房每日事务繁多,要立各种账册,要算清所有来往账目。户房不是要重用我,在户房里谁都没闲着的时候。”

    “冯长史脾气确实大了一点,不过,能耐本事也是一流的。五十多岁的人了,拨起算盘算起账来飞快。整个王府的支出用度,南阳郡的土地人口粮食,都在心里,张口就来。”

    “我跟着冯长史做事,学了许多。若能学到冯长史五成本事,也就心满意足了。”

    汤有银对冯长史推崇备至,尊敬也是发自肺腑的。

    汤氏族人们听得心头发热,纷纷道:“冯长史这般重用你,你是得好好学本事。”

    “冯长史总有老的一天,等过个十年八年的,你就能接过冯长史的差事。也能做个王府长史了。”

    汤有银忙道:“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传到郡主耳中,可就太过轻浮肆意了。”

    “这里又没外人,说的话不会传出去。”汤老太爷笑道:“大家这是都盼着你好。”

    汤有银正色道:“我知道都盼着我好,那就更得谨慎些。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能做的事不要做。”

    不说别的,这份沉稳持重,就已胜过汤家其余后辈。

    汤老太爷心里最后一丝不甘也放下了,当着众人的面说道:“将来这汤家,总会交到你手上。你说的话,大家都会照做。”

    汤有银却道:“汤家现在为郡主做事,日后家主之位要传给谁,要看郡主的心意。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

    其实,就是想一直留在王府,瞧不上做汤家家主了是吧!

    汤老太爷心中有数,也不说穿,顺着汤有银的话音笑道:“说的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众人少不得又要说起汤氏粮铺一事。

    “这大半年来,汤家分了三路,在北方开了十二家粮铺。”

    “新粮的粮种推广得还算顺利,有六郡的百姓今年试种了新粮。现在玉米已经收成了,到底产量有多少,现在还不清楚。应该很快就会统计数据送回来。”

    “不必高三倍四倍,就是有两倍的亩产量,也足够了。说得再多,也不及百姓自己亲自耕种一茬。等红薯收成了,粮铺的生意就更好做了。”

    “现在都是往里赔银子,等新粮推广开了,买粮种的百姓多了,就该有些收益了。”

    听到这儿,汤有银笑道:“郡主设立粮铺的用意,本来就是推广新粮,并不是要借此来赚银子。不然,就是派出去的亲卫营,每个月的军饷花销就是一大笔数目。”

    可不是么?就凭卖粮种那点银子,够做什么的?

    更不用说,亲卫营还一直在暗中收容饥民,这更是耗粮耗银子的事。

    汤老太爷压低声音道:“西鄂县今年已经多了一千多饥民。邹县令乐得嘴都要笑歪了。以你看,郡主到底打算招多少饥民充实人口?”

    汤有银看汤老太爷一眼:“那就得看今年各县到底能收多少粮食了。”

    也就是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了。

    汤老太爷心中有数,低声道:“郡主胸怀天下,有大志向。”

    汤有银说道:“我们汤家的男丁有半数在外奔波,冒着乱民暴动的危险做事,郡主都看在眼底。以后,郡主绝不会薄待我们汤家。请大伯父安心。”

    汤老太爷点点头,忽然长叹一声:“以前我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竟敢小瞧怠慢郡主,被换了家主之位,真是半点都不冤。还是你父亲眼光独到,为汤家选了一条更好的路。”

    汤老太爷如今对郡主心服口服,在人前不止一次流露过悔意。

    汤有银这就不便接话茬了。

    汤老太爷唏嘘几句,很快打起精神道:“你这次回来,在家里好好住几天。你早些去歇着,明天早些去郡主身边当差。”

    汤有银笑着应下。

    说起来,上一次回家,还是年前。汤有银回了院子,和妻儿相聚,心中喜悦,不必细述。

    汤有银的妻子朱氏,相貌寻常,温柔贤惠,主动对汤有银道:“你在王府里当差,身边总得有人照顾你衣食起居。我给你挑一个年轻貌美的丫鬟,开了脸去伺候你……”

    “不可,万万不可。”话没说完,汤有银就连连摆手:“王府里的属官,上到陈长史,下到普通小吏,就没有纳妾的。听说以前那个邱典膳,倒是很风流,有两个美妾。结果就被郡主打发走了。”

    其实,邱远尚辞官离去另有原因。不过,众人私下里闲话,都觉得郡主看邱典膳不顺眼,这也是其中一条重要原因。

    看看杨审理,以前吃喝玩乐逍遥自在,这两年不也老实多了?

    郡主不喜奢华,崇尚简朴,身为臣子的,自然要有学有样。

    朱氏见丈夫坚持,也就罢了,其实心里欢喜得很。便是老夫老妻,也舍不得将丈夫分给别的女子。不过是贤惠二字迫着,不得不做样子。

    汤有银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柔声低语:“我在王府当差,儿女们都要靠你管教,你还要操持家务,替我孝敬亲娘,辛苦得很。”

    “再有外心,我还算人吗?”

    “等这回随郡主巡查过十四县,我就接你和孩子们去王府。”

    朱氏既惊又喜:“真的么?我也能带孩子去王府?”

    “当然能。”汤有银挺直胸膛,在妻子面前终于露出几分骄傲自得:“你相公我现在是户房能吏,在王府里不大不小也算有名号了。郡主赏了配院给我,你只管跟着我去。”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496057/111107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