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三国之法外狂徒 > 第67章 袁绍身死,卧龙入荆

第67章 袁绍身死,卧龙入荆


在诸葛均大力稳固发展的同时,北方曹袁之争看似陷入僵局,更北的公孙度和西边的马腾都在盯着战局,也不知他们是要趁机乱入还是渔翁得利。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10月中,袁绍病重的消息传了出去,这比历史上起码早了半年。

  自从官渡之战战败,袁绍吐血的毛病愈发严重,找遍所谓的名医也不见好转。

  可惜张机和华佗二人如今在寿春开办天下医堂的消息并未传到袁绍耳中,若是张机治疗,他肯定会说:来一发青霉素药到病除。

  邺城袁绍府,袁绍此刻躺在床榻之上,其病入膏肓,头发两鬓灰白,仿佛随时就要去世的老人家一般。

  袁绍吩咐下人将数日前自己拟好的书信送至许都曹操处,然后召回了自己的儿子们。

  此时袁绍强装镇定坐在床榻上,臣下和妻刘夫人皆跪在其面前。

  “孤虽然还能苟延残喘几年,但是如今形势所迫,孤已无力管理,不管今后如何,尔等皆牢记,如若逼不得已,不要再攻伐曹孟德,我与他好友一场,想必他会善待尔等。”

  说完袁绍便一口老血吐出,悲伤的闭上眼睛倒在了地上,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父亲!”“父亲!”“父亲!!!”

  孩子们中就袁尚最为悲痛,其他几子便数长子袁谭和次子袁熙暗暗敌意心怀鬼胎。

  “主公!您就如此膑天了,河北将群龙无首,该如何是好啊!”审配大声哭喊,装的非常像。

  悲催的袁绍被自己几个儿子和刘夫人看似宏大实则非常简单的下葬,而后袁氏内部破裂了。

  袁绍早年就结婚生子,与结发妻子生育了长子袁谭,不过他的结发妻子去世的很早,因此袁绍后来又继娶了刘氏为妻。后来袁绍与刘夫人生育了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

  不过后来随着刘夫人年老色衰,已经成为割据河北的一方诸侯袁绍不甘心只有这么一个女人,于是他又陆续纳了五名年轻貌美的侍妾,这五名年轻貌美的侍妾也给袁绍生育了几个幼子,当然,袁绍的这些幼子已在历史上基本失去记载。

  刘夫人当然一直无比不满和嫉妒,袁绍一下葬她便将藏着的五名侍妾全部诛杀,还怕她们去九泉之下找袁绍告状,她还命人把她们的头发剪掉,并以墨水毁其容貌,更狠的是袁绍与刘夫人生的第三子袁尚,他又把这些侍妾的家人和所生的孩子全部诛杀。

  袁谭与继母刘夫人和弟弟袁尚在袁绍活着时还能维持表面的和平,可袁绍一死,加上他又没有明确册立继承人,所以袁谭就与袁尚兄弟开始了争权。

  在袁谭与袁尚兄弟争权时,袁绍集团内部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袁绍集团主力干将审配和逄纪支持袁尚继位,另一派就是袁绍集团的另外两位主力干将郭图和辛评支持嫡长子袁谭继位。

  而审配和逄纪仰仗着袁绍生前对他们的信任,因此在袁绍去世后假冒袁绍遗嘱,对外公布让袁尚继位。这一行为则彻底激怒了袁谭,于是袁谭自封为车骑将军,对外宣称并率军屯驻黎阳抵御曹操,以重振袁氏家族基业。

  曹操收到了袁绍的来信,信中所书:

  “我的儿子们都不成器,将来若有那么一天,希望你能饶他们一命。”

  曹操看完信深思良久,一旁的曹丕却对他说:“恭喜父亲!”

  曹操盯着曹丕询问道:“这喜从何来?”

  曹丕说:“袁绍这个狗贼,今天突然向父亲求饶,这就意味着他肯定命不久矣。父亲很快就能将河北收入囊中了。”

  曹操听到这话,脸色一沉,他怒喝道:

  “我与本初是旧时好友,你怎能如此轻视长辈!”

  曹丕闻言大感不对,赶紧跪下请罪。曹操让他起来,对他说道:

  “丕儿,如果官渡之战大败的人是我,那写这封信的人恐怕就要换成我了,你可明白?”

  收到信件不过半月,曹操就接到了袁绍身死的消息。袁绍享年55岁,曹操与他年岁相当,念及此,曹操心中也不免十分伤感。

  对于昔日的好友,曹操无疑是羡慕他的,虽然曹操比他聪明,但是袁绍在很多方面都是胜于曹操的。

  曹操最羡慕袁绍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家世,因为曹操的祖父是宦官,虽然后来他们家族兴盛起来,但是他的出身还是让他受到同伴们的嘲笑。

  “本初兄,你泉下安息吧,你那些不成器的儿子就由我曹某人替你教训了。传令!全军集结,兵发黎阳!”

  袁谭此时只能放下成见,毕竟曹操是外人,袁尚好歹也是他三弟。袁谭竟然选择出城打算与曹操一决雌雄已证明他的能力,他当然不是曹操的对手,二人接连吃了败仗之后只得退守邺城,固而不出。

  曹军进入黎阳城后,本来要让部队先搜刮一番,可黎阳城被围困数月,城里除了饥饿的难民和瓦砾外,一无所有。

  曹操决定乘胜追击,于次年也就是公元202年五月,曹军抵达邺城外围,在收割了邺城郊区的麦子后,准备对邺城发动全面进攻。

  邺城是袁绍经营多年的老巢,城高墙厚,很难被攻下。不过曹操认为,袁尚和袁谭不合,此时进攻邺城是最好的机会。

  这下就令曹操有些烦恼了,强势攻城可以取得胜利,但那必然是惨胜,就算拿下了冀州自己的实力不涨反降。

  此时郭嘉找到曹操向其建议:

  “明公,你可记得卧龙侯先前所言,袁绍身死河北迟早尽归明公之手,而袁氏家族内部存在内乱,如若我军久攻,他们必将被迫团结在一起,如若幽州袁熙再前来增兵,我军危矣。

  我等何不退回黎阳,静观其变,待他们几兄弟打的不可开交两败俱伤之时,咱们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奉孝一语惊醒梦中人,哎,孤哀哉本初,想尽快收拾这几个兔崽子,一时冲昏了头脑,还好有奉孝在啊。”

  “明公谬赞了,一切皆乃卧龙侯之功劳,其洞察人心,总揽全局,仿佛未卜先知一般,实属后生可畏啊,嘉此生有比好友,不枉此生矣。”

  “卧龙之能孤自然知晓,你这样说我都怕你跟他跑了,那孤可不答应。”

  “哈哈,明公大可宽心,嘉感明公知遇之恩,为继承志才之遗志,焉能做出背主之事?”

  “哎,你真是哪壶不该提哪壶,呜呼哀哉志才,悲痛之至志才啊!”

  曹操此时伤感的流下了热泪,郭嘉有些尴尬,好像搞砸了。

  “传令全军速速撤回黎阳!”

  曹操军令如山,大军悄无声息的离去,袁谭后知后觉,大感欣喜。

  “曹军定是粮草军械匮乏,不战自退,此战我们胜利啦!”

  黎阳军民无不欢庆,民心这块袁绍还是有些东西,袁绍死后冀州百姓悲痛万分,纷纷去其墓前上香。

  袁尚十分鄙夷袁谭的态度,现在他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他是主你袁谭是臣,然而这位兄长对自己没有丝毫尊敬,反而有谋反之意。

  曹操留了一支部队留守黎阳,而后自己美滋滋回到许都,第一时间便向汉献帝刘协报喜。

  曹操为何要这么做,原因有两个:第一,他有功劳,这件事要让朝廷的所有人都知道;第二,他仍然效忠皇帝刘协,他要告诉天下人,他曹操仍效忠大汉,并非奸臣奸雄。

  -----------------------------

  “此行一切如计划行事,各位需严守军纪,必须万无一失!特别是翼德和士元,你们二人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下半身那就别要了,听懂了没有!”

  此刻乃201年11月,寒冬已然来临,但是为了接收荆州,只得起大军前往襄阳,但是此行诸葛均还要完成一个目标,那便是兑现与孙氏的诺言,斩杀黄祖!

  此行诸葛均起大军5万,包括骑兵1万,步兵4万,还有500连弩队,正好借此次机会试试威力如何。大军直接向江夏进发,此行没有檄文,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哪怕背负骂名,诸葛均也问心无愧。

  关羽和鲁肃留守寿春,黄忠还在交趾,随行的文武有张飞、赵云、张辽、程普、黄盖、蒋钦、太史慈、周泰、庞统、徐庶。身边原孙策部下基本都带上了,表明了其杀黄祖的决心。

  “俺说程老将军,俺知你与黄老将军皆乃文台将军旧部,此行报仇定当卸下多年怨念,届时交手俺抢了黄祖那厮的人头,可不要怪罪于俺!”

  “哈哈,若真是如此,程某感谢翼德都来不及,谈何怪罪?”

  “德谋所言极是,翼德威猛,你尽情厮杀便可,无需顾及我们两个老东西的情感!”

  “翼德将军!权不才,此战愿为您牵马,望您为权报父兄之大仇,权感激不尽也。”

  “喂喂喂,你们莫非搞错了感激对象,俺与黄祖那厮无冤无仇,若不是主公有令,我才懒得收拾他,你们要感谢应该感谢主公!”

  众人看向前方的马车,默默点头。

  得知诸葛均要伐黄祖,孙权也管不得自己老师鲁肃了,便直接向诸葛均请求随行,保证不添麻烦。

  诸葛均考虑一番认为让这小子锻炼一番也可以,正好看看他跟鲁肃都学了哪些东西。

  谁知道孙权竟然找到孙尚香说了这事,这就好,孙尚香也闹着要一起,还说自己能保护夫君。

  诸葛均还好意思嫌弃孙权和孙尚香,人家孙权比你还大两岁,只比诸葛亮小一点而已。

  并且诸葛均还真打不赢孙尚香,早知道这妮子拜了赵云为师,赵云又整天在府上,这功力蹭蹭往上涨。

  此刻孙尚香在马车内抱着诸葛均手臂兴奋说道:

  “我就知道夫君说话算数,夫君最好了,夫君是当世大英雄。”

  “喂,臭香香,谁是夫君,莫要瞎喊,还有这都是哪里学的?谁跟你说我是英雄了?”

  “自然是师傅啊!”

  说罢诸葛均掀开车帘,看向一旁的赵云。赵云的耳力好,车内谈话自然一清二楚,不禁有些尴尬,主公严令不准拍马屁,这下完了,把小主母带歪了,我不会挨板子吧?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5381/1111106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