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要跳得更高 > 第九十五章 助力师兄

第九十五章 助力师兄


  王小石刚才在试跳过程中先后采用了“三合一”以及“双动力”起跳技术。

  其中“双动力起跳技术”是由北体的汪教授等人研发的,而完全完善是在今年下半年。

  X省的林教授在得到那位“老爷爷”的指点后,曾和众多体坛技术大佬一起推演其中的超前理论。

  汪宝城教授也是参与者之一,并且还制定了一个青年才俊培养计划,清华附中和北体有着许多业务上的往来。

  而黄宇又是今后国家跳高队骨干,这次回去后相信以他的实力成为计划的一份子并不是难事。

  “石头!你刚才真的太牛了!”

  “谢谢大家!这么热还赶来给我加油!”

  来到同学们所在的看台下,王小石很是开心地和大家打着招呼。

  “球哥!墨子!还有委员长,谢谢你们大家!等会留下来一起吃个饭!”

  “哇!石头,我们可是有十七个人,这一顿会把你吃穷的!”

  “对呀!你先前还说要请大家吃刨冰,要不就这样算了!”

  “那不行!”

  王小石很豪气的说道:“等会我就去联系饭店,齐羽你们等着我电话就是。”

  “石头,为什么电子屏上没有显示你破纪录的事?”

  “这个等会再说!我先去运动员休息室和教练请个假就过来和你们汇合!”

  有关破纪录的事说实在的王小石也没办法,按照中运会的规则,他是属于甲组选手。

  也就是十四岁以上十六岁以下运动员,中运会甲组跳高记录是老将朱建华创造的两米一七。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他比现在的王小石大了一岁,已经接近十六岁了。

  而中运会是三年一届,等到王小石参加下一届比赛时,他已经快要年满十八,即将参加成年组的比赛了。

  也就是说,王小石可以创下新的十五岁年龄段记录,但碍于规则,这届比赛的男子甲组记录他却不可能再创造了。

  和教练员请过假之后,他赶紧来到看台上。

  “你们怎么会想到来看我比赛?暑假不要补课么?”

  “昨天补课就结束了,回家就看到电视里你的新闻,好家伙!你竟然改练跳远和跨栏去了,还拿了金牌!”

  “是啊!那个H省卫视的主持人还称你是本省未来希望之星,石头,你可要继续加油哦!”

  “石头,我听主持人说,我们H省还从未得过一块奥运田径金牌,以后就靠你了”

  “石头,体育训练要注意别受伤啊!我听说很多运动员退役后都是一身伤病。”

  说实在的,看到这么热的天气,同学们还专程跑来给他加油助威,王小石心里头确实是很感动。

  这不同于他成名后各赞助商资助的粉丝团,也不同于那些体育爱好者成立的各种助威团队。

  这里面有许多都是平常对体育都不怎么关心的同学,就像刘艳和葛琴,平常运动都做的不多。

  能来真的只是一份同学情谊。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会注意保护好身体的。”

  “石头,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是你朋友么?现在他也要准备跳了。”

  王小石转过头一看,却见黄宇已经跟裁判员举手示意准备好他的第一跳了。

  “这是清华大学附中的黄宇,目前青年跳高选手中最厉害的人之一。”

  “那和你比呢?”

  “现在还跳不过他,不过我比他年轻了三岁,未来会追上去的。”

  “快看,他要跳了!”

  或许是受到了王小石的刺激,第一轮黄宇就要了两米零八的高度并一次就过!

  “好强!”

  “是啊!感觉就这么一下嗖的就过去了!”

  “那当然!”

  王小石回应道:“这个人未来会是国家跳高队的顶梁柱,等着看吧!再过几年说不定他就是全国冠军。”

  “哇!这么厉害?”

  王小石记得前世黄宇就是在中运会上跳过两米一七而一举成名。

  明年更是他开始大爆发的一年,成绩一直都在稳定的上升。

  “好家伙,现在他把高度增加到两米一二了!”

  “又过去了,这家伙的弹跳力真的很好!”

  “看,又要增加高度了。”

  “是两米一四!”

  “石头,是你刚才的跳过去的高度。”

  “又是一次性过!”

  “哇撒!还要加!”

  似乎是听到了看台上的声音,场中的黄宇将目光投向了看台,正好看到王小石也在注视着他。

  两人相互一笑,后者冲他竖起了大拇指,随后手一扬,紧接着一阵整齐响亮的口号响起:

  “黄宇加油!黄宇加油!”

  此刻,赛场上只剩下黄宇一人比赛,胜负已无悬念,就看他能不能打破前辈留下的记录。

  “现在的高度是多少?”

  “两米一七,跳过去就是平了中运会全国纪录。”

  “又过去了!真的好牛!”

  “哇塞!快看,他又要加了!”

  在跳过了两米一七之后,黄宇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两米一八挑战!

  “呼!呼!”

  连续深吸了两口气之后,黄宇站在起跑点回想起刚才王小石那神奇的一跳。

  起跳时近乎完美的跳跃动作,过杆时看似双腿即将扫落横杆却在最后关头及时收回。

  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恰到好处,如果自己也有这么好的技术,那么现在这个高度自己是不是就更有把握跳过呢?

  再一想到王小石所说的那些话,此刻他就恨不得立刻返回北京,找到汪教授请他为自己答疑解惑。

  “嘟!”

  就在他想着这些的时候,裁判员鸣响了哨音,他举手示意做好了准备,然后调整了一下步伐,向着前方的横杆奔去。

  “1-2-3-4-5-6-7-8,9!典型技术流派助跑步数。”

  王小石在看台上默默数着他的助跑步数,当数到九时,黄宇正好一步踏到起跳点上,然后身体高高跃起。

  “这一跳基本上将他的实力发挥出来了,但是跳得有点勉强,过杆技术不是特别突出的话,横杆不出意外会被髋部扫落!”

  就在黄宇跳起的那一瞬间,王小石迅速做出了判断。

  果然,黄宇在大半个身子都已经越过横杆的情况下,髋部未能及时收拢重心,最后将横杆扫落。

  “可惜了!就差那么一点。”

  他旁边的队友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石头,他还有两次试跳的机会吧?”

  “是的!”

  “那等会他还能跳过去么?”

  “估计很难了。”

  “为什么?不就是一厘米么?差别也不是那么大的。”

  听了同学们的疑问,王小石只能笑笑,在旁人看来,刚才两米一七都跳过去了。

  现在两米一八和刚才的成绩就差那么一厘米,努努力说不定就过去了呢?

  但作为专业运动员的他来看,有时候就是这一点点还真是难以逾越。

  前世他最好成绩就是两米三九,后来屡次冲击两米四十都无功而返。

  这也是他当时最大的遗憾。

  而刚才的两米一七应该差不多就是黄宇目前的极限了,除非此刻他的身体素质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

  等等!王小石心中电光火石般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这个办法可以试试!说不定可以让他突破这一厘米。


  (https://www.baishulou8.net/xs/1283140/1098411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